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药物治疗:
针对轻度或中度狭窄,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血脂、降压以及抗血小板治疗来改善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常用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用于降低胆固醇,ACE抑制剂(如贝那普利)或ARB类药物(如氯沙坦)用于降压,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用于抗血小板治疗。
2.介入治疗:
对于中度至重度狭窄且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通过介入治疗来恢复血流。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是常见方法之一,通过导管将球囊扩张器送入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有时还会放置支架以维持血管开放。
成功率高,可显著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症状,但需定期随访评估支架通畅情况。
3.外科手术:
对于不能通过介入治疗解决或狭窄过于严重的病例,可以考虑外科手术。
主要包括旁路移植术(如使用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搭桥绕过狭窄段)、内膜剥脱术(去除狭窄段的内膜病变组织)。
手术风险较大,但对于特定患者可以提供长期解决方案,提高生活质量。
不同的治疗方式各有优缺点,必须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需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