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阿是穴:即疼痛明显压痛点的局部施针,能够直接作用于受损区域,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
2.督脉循行的穴位:如大椎、命门、腰阳关等,这些穴位沿着脊柱分布,有助于疏通经络,改善局部气血循环。
3.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常用如委中、承山等下肢穴位,通过远端刺激以减轻腰背部张力和疼痛。
4.局部配伍穴:如在腰椎区域选择悬钟、夹脊等,使针刺效果更加明显,同时配合电针或温针灸,可以加强疗效。
5.综合调节穴:根据个体情况,还可以结合胃经的足三里、脾经的三阴交等进行全身调节,增强免疫功能和促进恢复。
在实施针灸治疗时,需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根据个人体质不同,针灸频次及力度应由专业人士进行调整。腰椎骨裂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务必遵医嘱进行休息和康复锻炼,以确保恢复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