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常见原因:
由于针刺过程中触及了较为敏感的神经末梢,可能引起短暂的不适。
局部的炎症反应或针刺位置偏差可能导致轻微疼痛。
针刺深度过深或局部肌肉紧张也可能引发刺痛感。
2.临时处理建议:
可以先用干净的棉签按压针眼部位,帮助止血和缓解不适。
避免抓挠或摩擦针眼,以防感染或进一步刺激。
如果疼痛感较强,可使用热敷(温热毛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不适。
3.观察与就医指征:
如果针眼周围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可能需要局部消毒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外用抗生素药膏。
如有流脓、不明液体渗出,则需尽快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感染风险。
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逐渐加剧,可能提示神经损伤或其他问题,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进一步评估。
4.预防措施:
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受过专业培训的针灸师进行操作,以减少不良反应。
在针灸治疗前,充分与医生沟通身体状况,包括皮肤敏感性或既往病史。
注意针灸后的个人卫生,保持针眼处清洁干燥,避免汗液或灰尘污染。
长期或严重的针眼刺痛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适时采取适合的医学干预能有效避免进一步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