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特别注意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或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这可能提示病情加重。
2.保持胃肠减压:使用鼻胃管进行持续胃肠减压,以减少腹胀和呕吐,缓解肠道压力,帮助恢复肠道功能。确保鼻胃管通畅并定期更换。
3.预防感染:由于肠梗阻可能导致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引起感染,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特别是在插入导管等过程中,以降低感染风险。
4.观察排便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排便状况,包括次数、性质及颜色。这有助于评估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如果出现腹泻或便秘,应及时处理。
5.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和水分,以维持机体的基本代谢需求。
6.心理护理:肠梗阻患者常因疼痛和治疗过程而产生焦虑情绪,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和关心,帮助其积极配合治疗。
肠梗阻的护理需要全面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确保能有效监测病情变化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