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刺激性泻药:主要用于增加肠道蠕动,常见的有酚酞、比沙可啶。通常在服用后的6至12小时内产生效果。此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因为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2.渗透性泻药:通过增加肠道水分以软化粪便。乳果糖是常见的渗透性泻药之一,通常在服用后24至48小时起效。此类药物较为温和,可安全长期使用,但可能会引起腹胀和气体。
3.大便软化剂:如多库酯钠,通过增加粪便中的水分含量帮助排便。此类软化剂一般在服用后12至72小时见效。适合轻到中度便秘患者,重度便秘患者可能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4.促动力药物:如普鲁卡因胺和莫沙必利,通过增强胃肠道运动提高排便频率。常用于治疗慢性便秘和胃轻瘫综合征。
用药时应注意选择适合个人情况的药物,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潜在副作用或药物相互影响。便秘患者还应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纤维素丰富食品和充足水分,以促进消化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