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太溪穴:位于脚踝部内侧,胫骨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重要穴位。刺激此处有助于调节体内水分代谢,减轻痛风引起的肿胀和疼痛。
2.解溪穴:这个穴位在踝关节前方,连接着足背与小腿,是胃经的一部分。按摩解溪穴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痛风症状。
3.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小腿外侧约四指宽的位置。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常用于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消化,让身体更好地排除尿酸。
通过合理的穴位按摩或针灸,可以辅助缓解足部痛风症状,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在进行穴位疗法时,应确保手法正确,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