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监测出血量:对于刚做完手术的患者,持续监测出血程度至关重要。如果发现出血量较多,需要及时报告医生。
2.评估伤口:检查手术部位是否有明显的渗血或者伤口裂开迹象。如果伤口部位出现持续渗血或流血,应考虑是否存在缝合问题或其他局部因素导致。
3.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检查以确定是否有严重贫血或凝血功能异常。此类检查可以帮助判断出血对全身状况的影响。
4.影像学检查:必要时,通过超声波或CT扫描来查看是否有腹腔内积血。这些检查能够提供内脏器官周围结构的详细信息。
5.药物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药物来促进凝血,如给予维生素K或其他凝血因子,这取决于具体情况和病因分析。
6.外科干预:如果非手术处理措施无法有效控制出血,则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进行止血处理,例如重新缝合伤口或修复出血源。
7.支持治疗: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维持循环稳定及正常生理功能,这是应对出血的重要步骤之一。
出血如果得不到适当处理,可能导致感染或更严重的系统性问题。应该严格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意见,并定期随访以确保恢复过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