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1.高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
高级别的癌细胞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即细胞形态和结构与正常细胞差异较大。核的大小不一,染色质分布异常。
这种类型通常伴随高增殖活跃度,表现在较高的Ki-67指数(表示细胞增殖速率的标记)。
高级别病变往往与坏死区密切相关,称为“瘤内坏死”。
预后相对较差,存在浸润癌转变的风险较高,因此更需要积极的治疗干预。
2.低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
低级别癌细胞的异型性较轻微,细胞形态较为规则,接近正常细胞的外观。
增殖活跃度较低,Ki-67指数通常较低,显示出细胞生长和分裂的速度比较缓慢。
此类病变通常缺乏明显的坏死区域。
相对预后较好,浸润癌转化的风险较低,可以采取保守的治疗策略。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高级别和低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细胞异型性、增殖能力和坏死特征上。通过对这两种类型的精确区分,可有效地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预后进行合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