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眼球结构的发育特点
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眼球的生长发育还在持续进行。眼轴相对于成人更短,这使得焦点容易落在视网膜上或接近视网膜,从而保持正常的视力状态。
晶状体的弹性最佳,可以通过改变形状调整屈光度,以适应看近看远的需求。这种强大的调节能力使眼睛对负担过重的视觉刺激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2.用眼习惯不同于成年人
儿童与青少年的日常活动以户外运动为主,接受自然光刺激较多。研究显示,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可以显著减少近视发生的风险,因为自然光有助于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能抑制眼轴过快增长。
局限于近距离用眼的时间相对较短。相比成年学生或工作者,年轻人通常较少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或伏案阅读,这减轻了视觉疲劳。
3.遗传因素的潜伏期
虽然遗传因素会影响近视的发生,但表现通常需要结合环境因素才能被触发。20岁之前的个体,由于学习压力和用眼强度可能相对较低,近视基因的作用尚未完全显现。
4.青春期的视力保护干预较多
学校教育和家长监督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用眼卫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例如定时提醒休息、规范写字姿势等。这些行为能够有效延缓近视的出现。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20岁前不会出现近视。如果存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良用眼习惯或缺乏户外活动,仍可能导致近视的早发。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电子设备的普及以及学业负担加重,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率正在逐年上升,应特别关注合理用眼及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