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弱视的定义和原因
弱视是指由于视觉发育关键期内眼部或神经系统异常,导致单眼或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水平,且无器质性病变能解释。常见诱因包括斜视、屈光参差(两眼度数差异大)、高度屈光不正(如高度近视、远视或散光)以及形觉剥夺(如先天白内障或上睑下垂等)。
2.关键期的重要性
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一般为出生至8岁,其中最敏感的阶段是3岁以内。6周龄的婴儿仍处于视觉发育的初始阶段,此时治疗效果较成年人弱视更为理想。若延误治疗,超过视觉关键期,将难以完全恢复正常视力。
3.治疗方法
屈光矫正: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纠正屈光不正问题,提供清晰的物像刺激视觉发育。
遮盖疗法:覆盖视力较好的眼睛,迫使弱视眼参与注视和功能锻炼,促进其神经发育。遮盖时间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
视功能训练:包括注视训练、精细手眼协调训练等,有助于弱视眼增强视力。
手术干预:若存在结构性异常,例如先天性白内障或斜视,可考虑手术结合后续弱视治疗。
4.治疗的依从性和定期复查
弱视治疗需要家长配合,坚持执行医生制定的计划,并定期随访以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弱视的治疗效果与确诊和干预时间密切相关。6周龄的儿童干预空间较大,但应尽早寻求眼科专业医生评估及干预,以最大程度促进视力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