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初步清理:使用温水轻轻冲洗受伤区域,去除可能存在的泥土、沙子等杂质。如果有明显的污垢或碎片嵌入皮肤,可以用干净的镊子小心地取出。
2.消毒处理:清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棉签轻擦伤口周围进行消毒,避免直接涂抹在开放性伤口上以免刺激过大。
3.止血:如有轻微出血,可用干净的纱布轻压几分钟。若出血量较大且不易止住,应立即就医。
4.保护伤口:使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伤口,既能防止细菌感染,又能避免孩子不慎抓挠导致二次损伤。
5.观察与更换敷料:每天检查伤口情况,保持局部清洁与干燥。如无感染迹象,每天更换一次敷料。若发现红肿、流脓或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诊。
处理过程中需注意控制伤口湿度,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同时,鼓励孩子适度休息,有助于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