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初步评估:在出生后的头几秒中,迅速检查是否有充足的呼吸、适当的肌张力和心率。正常心率应大于每分钟100次。
2.热量管理:保持新生儿体温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用干燥柔软的毛巾包裹并放置在温暖的表面上,同时确保室内温度适宜。
3.清理气道:轻轻擦拭嘴巴和鼻子周围,以清除可能的分泌物。必要时,可使用球囊吸引器小心吸出液体。
4.正压通气:如果在初始处理后,新生儿仍然没有有效呼吸,应立即进行正压通气。采用面罩连接流动氧气,通过挤压球囊为新生儿提供呼吸支持。
5.心率监测与优化:持续监测心率。如心率低于每分钟100次,需继续正压通气;如低于60次,需开始胸外按压。
6.胸外按压:将两指放在新生儿胸骨下半段,进行每分钟120次的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厚度的三分之一。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为3:1,即每三次按压后给予一次呼吸。
7.药物治疗:在上述措施后心率仍无改善,可能需要药物如肾上腺素,并通过脐带静脉快速给入。
新生儿心肺复苏需要迅速且有效地进行,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缺氧对大脑及其他器官的损害。医护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循这一专业的救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