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脏核磁共振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通过强磁场和射频波对人体进行成像。虽然安全性较高,但部分患者可能在检查后出现心律失常。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的,可能与检查过程中心脏受到的刺激有关。
2.如果心律失常发生,应通过心电图等方式进行监测,以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心律失常可以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等不同形式。
3.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来控制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恢复正常的心律。
4.如有需要,还可使用其他治疗方法,例如心脏电复律或射频消融术,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纠正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
5.观察期间应避免剧烈活动,同时定期复查心电图,以评估心律失常的变化情况。
尽管心脏核磁共振引发心律失常的概率较低,但对于有潜在心脏疾病风险的个体,在进行检查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心律失常如持续或加重,需要及时就医以获得进一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