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
肛门括约肌是一组控制排便的肌肉,若其功能减弱,可能无法完全闭合肛门,从而导致大便或液体漏出。这种情况在肛周手术后、长期便秘、慢性腹泻或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2.直肠内容物残留
排便不完全会导致部分粪便滞留在直肠内,在洗肛门时挤压腹部或改变姿势可能将这些残余物质排出。这可能与饮食中纤维摄入不足、肠道蠕动不足或便秘习惯有关。
3.直肠脱垂或肛周疾病
如果直肠壁松弛或脱垂,也可能导致肛门关闭不全,进而引发类似现象。痔疮、肛裂等常见肛周疾病也可能对括约肌功能造成影响。
4.神经系统异常
控制肛门括约肌的神经功能受损,如脊髓损伤、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帕金森病等,均可能影响肛门控制能力,从而引发排便异常。
5.近期使用灌肠剂或清洁肠道
某些人在使用过灌肠剂或进行肠道清理后,由于肠道内容物尚未完全排空且括约肌暂时疲劳,也可能在清洗过程中出现漏便。
对于上述情况,建议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便血、腹痛、便意感异常等;同时应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如果问题持续存在或加重,需要就医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