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卫生条件:洗澡时要确保水的清洁,最好使用流动的水。静态的水如浴缸水可能会滋生细菌,不建议使用。
2.水温控制:水温不宜过热,以免加速血液循环,加重出血。建议使用温水,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
3.护肤用品:选择温和不刺激的沐浴产品,避免香料和化学成分过多的产品,以免刺激伤口。
4.清洗动作:洗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用力揉搓出血部位。可以使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
5.时间控制:尽量缩短洗澡时间,减少对伤口的刺激。一般建议洗澡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6.干燥处理:洗完后要及时将身体特别是出血部位彻底擦干,可以轻轻拍打而不是摩擦,然后穿上透气、松软的衣物。
出血如果持续或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肿胀等,应及时就医,以便确定原因并进行适当治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