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高血压与缺血:长期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风险因素。这种病变会导致动脉管腔变窄,血流受阻,从而增加心肌缺血、脑缺血等缺血性疾病的发生率。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中约有20%-30%会出现心肌缺血性事件。
2.低血压与缺血:血压过低可能导致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特别是在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时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下,大脑、心脏等器官可能因血液供应不足发生缺血症状。对于老年人群,姿势性低血压常见,并可能提高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3.血压变化与缺血:不稳定的血压波动同样可能诱发缺血事件。快速的血压升高或降低都会影响到心脏和大脑的血流供应,增加急性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有效管理血压对预防缺血性疾病尤其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监测血压,有助于减少缺血相关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