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痔疮:这是最常见的肛门出血原因之一。通常伴有便秘或排便时疼痛。根据统计,大约50%的人在某一生阶段会经历痔疮问题。通过改善饮食、增加纤维摄入和保持良好排便习惯可缓解症状。
2.肠道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消化道内壁损伤,引起出血。据数据显示,这类炎症性肠病影响约0.3%至0.5%的人口。专业医疗评估和药物治疗通常是必要的。
3.消化性溃疡或胃肠道感染:这可能由于细菌感染或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引发。全球范围内,大约10%的人在某个时间点可能受到消化性溃疡的影响。诊断可能需要内窥镜检查,并通过抗生素或抑酸药物进行治疗。
4.恶性肿瘤:虽然相对少见,但亦需警惕。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可能表现为无痛性出血。建议45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结肠镜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出现肛门出血时,尤其是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或持续时间较长,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评估。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许多常见问题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定期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