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因素
压力和焦虑:长期处于高压或焦虑状态,容易导致睡眠浅而不稳,尤其在REM阶段结束时更易醒来。
抑郁情绪:抑郁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早醒现象,并伴随情绪低落的状态。
2.生物节律变化
生物钟紊乱:人体的生物钟调控睡眠周期,如果昼夜节律被打乱,例如熬夜或经常改变作息时间,可能导致在清晨时分提前醒来。
褪黑素分泌减少:随着年龄增长,褪黑素分泌可能降低,夜间睡眠质量下降,更容易早醒。
3.健康状况
睡眠障碍:如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可能引起夜间频繁觉醒。
血糖波动:低血糖可能导致夜间突然苏醒,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人群。
心血管问题: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或高血压,会在清晨激发身体应激反应,诱发觉醒。
4.外部环境影响
噪音和光线:卧室环境中的噪音、光线过强或温度不适宜都会干扰深度睡眠并导致醒来。
饮食习惯:睡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摄入辛辣、高脂肪食物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影响睡眠连贯性。
5.生活方式
久坐不动:白天缺乏运动可能导致睡眠深度不足,更容易被轻微的环境刺激唤醒。
不规律的进餐时间:晚餐过晚或睡前吃夜宵会增加胃肠负担,影响入睡后身体的平衡状态。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生且影响日常生活,应考虑改善睡眠环境、调整作息习惯,以及减少压力。必要时建议就医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医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