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调整:
(1)保持规律作息。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与情绪低落密切相关,成年人每天建议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
(2)学会表达情绪。通过写日记或绘画等形式宣泄情绪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3)寻求专业帮助。当情绪低落持续超过两周,影响到学习、工作或生活,可考虑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以评估是否存在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
2.身体健康:
(1)适量运动。科学研究显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或者游泳,有助于改善内分泌水平,提升心情。
(2)均衡饮食。多摄取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全谷类食物及新鲜蔬果,减少加工食品和精制糖的摄入,可以帮助维持大脑化学物质的平衡。
(3)晒太阳。每天接受约20分钟阳光照射能够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提高大脑中血清素水平,从而改善情绪。
3.社交支持:
(1)与亲友交流。倾诉烦恼或仅仅是与人见面聊天,都可以起到调整情绪的作用。
(2)参与集体活动。加入兴趣小组或公益活动,增强归属感和个人价值感。
(3)避免孤立。情绪低落时可能会倾向于回避社交,但主动接触信任的人群能打破负性循环。
以上内容显示,调节情绪需要身心结合,并重视外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