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物钟紊乱
人体有一个昼夜节律,通常由大脑中的松果体调节。如果过于劳累、频繁熬夜或作息不规律,会导致生物钟紊乱,进而出现早醒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应激状态下尤其明显。
2.压力和焦虑
长期的心理压力或焦虑会干扰睡眠质量,导致浅睡眠或突然中途醒来。凌晨3至4点是人体皮质醇水平开始升高的时间段,而皮质醇是与压力相关的激素。如果心理负担过重,这一时间点容易被唤醒。
3.抑郁症状
抑郁症可引发睡眠障碍,其中最常见表现之一是早醒,并伴随无法再次入睡。其他可能伴随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4.血糖波动
凌晨时分,人体的血糖水平可能开始下降。如果晚餐或者消夜摄入食物过少,血糖降低可能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使人醒来。
5.内分泌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褪黑素的分泌逐渐减少,而这种激素对维持睡眠至关重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也可干扰正常的睡眠结构。
6.环境影响
睡眠环境的温度、光线、噪音等条件不适宜,也可能导致睡眠中断。例如,房间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使人更易醒来。
7.潜在健康问题
某些身体疾病如胃食管反流、心血管病、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也可能在这一时间点诱发不适感,导致醒来。
长期存在这一问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在临睡前使用刺激性饮品和电子设备。如果上述方法无效或伴随其他身体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