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层面:
长期存在的焦虑情绪,表现为紧张、不安或持续的恐惧感。
抑郁状态,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或快感、自卑感增强。研究显示,应激障碍患者中约有30%-50%会合并抑郁症状。
创伤后重现体验,如闪回、梦魇或创伤记忆侵入性浮现。
2.认知功能损害:
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困难等认知问题,有数据显示,这些症状在患病人群中发生率可高达40%-60%。
反应迟缓或过度警觉,尤其是在面对与创伤相关的刺激时。
3.睡眠障碍:
常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或频繁醒来,伴随梦魇。大约70%的应激障碍患者报告存在睡眠问题。
慢性失眠可能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4.躯体症状:
长期压力可导致头痛、胃肠不适、肌肉紧张等不适,甚至发展为慢性疼痛综合征。研究表明,大约20%-30%的患者会出现这些问题。
心血管系统受累,如高血压、心率异常等,部分病例与长期释放应激激素有关。
5.社会功能受损:
人际关系紧张,对社交活动丧失兴趣或回避集体场所。统计发现,约有50%的人会因应激障碍导致职业能力下降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无法适应正常生活节奏,可能伴随过度依赖药物或酒精的问题。
如果长期未得到治疗或干预,这些后遗症可能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并增加其他疾病的风险。对于疑似应激障碍的情况,应尽早寻求专业帮助,并严格遵循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