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供体心脏的质量:供体心脏一般来自意外事故导致脑死亡的健康人,并且在摘取后必须在4-6小时内完成移植。心脏保存的时间越短,效果越好。
2.患者的接受能力: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的反应性是影响移植物存活的重要因素。更年轻、更健康的患者通常有更好的预后。
3.免疫抑制治疗:术后患者需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防止身体排斥新心脏。这些药物可以带来副作用,如感染风险增加。
4.标准化的随访和个人生活方式:遵循医生制定的随访计划和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定期运动)能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功能期和患者的生存期。
虽然心脏移植手术本身并无明确的有效期限,但多项研究表明,平均而言,50%的受者在移植后可生存10年以上。定期随访和良好的术后管理是维持长期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