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介入法治疗主动脉瓣外科置换术后瓣周漏怎么办

2025-03-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主动脉瓣外科置换术后出现瓣周漏是一种需要及时处理的并发症,心内科的介入治疗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介入疗法通过微创手术修补漏口,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和恢复时间短的优点。

1.病因及机制: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通常由缝合不良、感染或组织退化导致。其表现可能包括血液反流、心功能不全等症状。

2.诊断方法:常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初步评估,通过观察反流情况判断漏口的大小和位置。心脏CT或MRI也可用于更精确的影像学诊断。

3.介入治疗步骤:

术前准备:根据影像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确保设备和材料(如封堵器)的适配。

导管植入:通过股动脉或股静脉途径,将导管准确引导至漏口处。

封堵装置放置:在透视引导下,将封堵器定位于漏口,展开并固定以阻止血液反流。

术后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功能变化,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疗效与预后:研究显示,介入治疗成功率高达90%以上,大多数患者可显著改善症状和心功能,降低再次手术风险。

5.可能的并发症:包括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形成、心律失常等,需早期识别和处理。

心内科介入治疗为主动脉瓣外科置换术后瓣周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及时的干预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