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避免触发因素:
确定并避免过敏源是防止过敏性皮炎发作的关键。常见的过敏源包括某些食物(如坚果、海鲜)、化学品(如洗涤剂、香水)、植物(如花粉)、动物毛发等。
建议保持室内环境清洁,使用无刺激性的家居清洁剂,减少尘螨。
2.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局部类固醇软膏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和瘙痒。非类固醇抗炎药也可作为替代选择。
口服药物:抗组胺药可以帮助缓解瘙痒症状,严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类固醇药物。
3.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皮肤湿润:使用无香料的保湿霜或乳液,特别是在洗澡后立即使用,以锁住皮肤水分。
穿透气性良好的棉质衣物,避免羊毛或合成纤维等可能引起皮肤不适的材料。
避免热水洗浴:热水可能会加重皮肤干燥和瘙痒,建议使用温水洗澡,并控制时间在10-15分钟以内。
当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医生能够进行详细检查,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确定是否有其他潜在问题需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