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明确病因和诊断
在使用护肝药物之前,应首先明确是否存在肝脏疾病,以及具体类型。例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案差异较大。护肝药物通常是辅助治疗手段,不能代替对原发病的治疗。
2.掌握常见药物类别及效果
抗氧化类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E等,通过清除自由基,降低肝细胞氧化损伤。
保肝药物:如水飞蓟素、熊脱氧胆酸,可以改善肝功能指标,保护肝细胞膜稳定性。
促进蛋白质代谢类药物:如必需氨基酸、腺苷蛋氨酸,用于优化肝脏代谢功能。
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用于延缓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的进展。
3.严格按照剂量服用
用药剂量需严格按照医生建议,不可擅自增加或减少。不合理的剂量可能导致疗效不佳或诱发药物性肝损伤。
4.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应警惕药物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例如,在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同时添加其他护肝制剂,可能会改变药物的代谢过程,需要专业评估。
5.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定期检查肝功能,包括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监测药物疗效。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护肝药物不是万能的,部分人过度依赖药物而忽视生活方式调整,如戒酒、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等,这可能削弱治疗效果甚至导致肝脏进一步受损。在使用护肝药物的过程中,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意见,结合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