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轻度脱水时,可直接饮用白开水,适量小口多次补充,每小时摄入150-300毫升水。
针对中度或重度脱水,可选择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以补充流失的钠、钾、氯等离子,避免仅靠大量饮水稀释体液浓度。
如果伴随严重呕吐、腹泻,应尽快就医,通过静脉输液迅速纠正脱水状态。
2.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鸡肉、鸡蛋、豆类等,帮助修复因脱水引起的组织损伤,同时缓解体虚症状。
摄取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多食用蔬菜水果,如菠菜、西蓝花、橙子、香蕉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并补充矿物质。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含酒精饮品,以减少机体负担。
3.改善生活方式:
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每晚至少休息7-8小时,以便身体进行自我修复和能量储备。
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但避免过度劳动。
定期监测体重和尿液颜色,确保体内水分平衡;浅黄色尿液通常是良好水化的标志。
4.避免诱因: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运动时,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并注意频繁补充水分。
如果长期使用利尿剂或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及时发现和纠正脱水及体虚状态,对于预防进一步健康问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