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一般情况下,肠癌是否可以通过ESD完全治愈,取决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犯等指标。根据研究,肿瘤浸润超过1000微米时,其淋巴结转移风险显著增加,而浸润深度在300至1000微米之间则属于中间风险区,转移率约为1%-10%。
2.针对浸润深度800微米的情况,应结合病理结果评估其他高危因素,例如:
分化程度:高度、中度分化的腺癌风险较低,而低分化或黏液型腺癌风险较高。
脉管侵犯:若存在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风险显著升高。
切缘状态:若切缘阳性,提示局部残留,需进一步治疗。
3.如果病理分析显示无其他高危因素,如脉管侵犯、切缘阳性或低分化,且患者基础健康状况良好,可以密切随访,包括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在高危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建议尽早行外科手术,包括肠段切除及区域性淋巴结清扫,以明确有无转移并提高长期治愈率。
4.针对具有潜在高风险特征的患者,但无法耐受手术者,可考虑辅助放化疗作为替代方案,但效果可能不及手术彻底。
由于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应根据具体病理结果和整体健康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医师团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管理。这种处理策略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