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手术后热灌注是否有效

2025-04-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热灌注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常用于结肠癌患者手术后减少腹腔内癌细胞的残留和转移风险。研究表明,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结肠癌手术后的热灌注治疗是有效的,但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患者的病情分期、术中操作质量以及对热灌注治疗方案的选择。

1.热灌注技术通过将加热至42-43℃的化疗药物直接灌入腹腔,从而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并杀灭癌细胞。高温作用可以提高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增强化疗药物的渗透能力,同时减少全身毒副作用。

2.临床数据显示,对III期或IV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减瘤手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可显著降低癌细胞在腹膜内的种植与扩散风险,提高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部分研究指出,经过热灌注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30%-40%,相比未进行热灌注治疗的患者有显著提升。

3.热灌注适合局限于腹腔内扩散的病例。对于已经发生广泛远处转移或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热灌注的应用可能受限。热灌注治疗可能伴随一些副作用,包括腹痛、发热、胃肠功能障碍等,需根据患者情况权衡利弊。

4.影响热灌注效果的重要因素包括化疗药物种类、加热温度的控制以及治疗时间持续长度。一般推荐治疗时间为60-90分钟,加热温度保持在42-43℃,以确保治疗效能。

手术后是否使用热灌注,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分期、身体状态及病情特点,并在专业医生的评估指导下决定。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