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普通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期间,病毒可能引起鼻窦黏膜充血,导致鼻腔压力增加,并可能辐射至太阳穴区域产生疼痛。这类情况下通常伴随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常见处理包括:
保持充分休息、多喝水。
可适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头痛症状。
2.鼻窦炎
鼻窦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鼻窦黏膜炎症。太阳穴疼痛通常与额头、眼眶周围疼痛同时存在,因鼻窦内压力增高所致。此时可能出现浓稠绿色或黄色鼻涕。处理措施如下:
使用温热毛巾敷在面部有助于减轻不适。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如确诊为细菌性鼻窦炎。
3.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
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可表现为局部疼痛,尤其发生在太阳穴附近。如果咳嗽是诱发因素,应结合个人既往头痛史分析是否为该类型头痛。建议:
避免噪音、强光等刺激源。
针对偏头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如曲普坦类药物。
4.咳嗽引起的颅内压变化
长时间剧烈咳嗽可能短暂性升高颅内压力,引发头痛。在排除其他疾病后,这种情况下应积极控制咳嗽症状:
使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抑制干咳。
若咳嗽伴痰液分泌,可使用祛痰药缓解不适。
5.其他可能原因
特殊情况下,太阳穴疼痛可能来源于血管性疾病或炎症性疾病,如颞动脉炎。这类情况通常伴随局部压痛、视力变化等,此时需要尽早就医进行评估。
太阳穴疼痛伴咳嗽若持续数日未见好转,或症状明显加重,例如出现发热、视力异常等,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并排除严重疾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及时治疗原发问题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