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骨量会逐渐减少。大多数人在达到30岁左右时骨量达到峰值,此后便开始缓慢流失。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速度加快。
2.营养不足: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可能导致骨质变得脆弱。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而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
3.生活方式:缺乏运动、抽烟和过量饮酒都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适度的体重负荷训练可以促进骨密度增加。
4.遗传因素:家庭中有骨质疏松症病史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这意味着基因也在骨骼健康中扮演角色。
5.医疗状况: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也可能导致骨质流失。
6.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因为女性在一生中一般拥有较低的骨量。
了解并注意这些因素,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骨骼健康。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是维护骨骼坚固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