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膏药中的成分作用于皮肤:大多数膏药含有促进血液循环或产生温热感的成分,如辣椒素、樟脑或薄荷醇。这些成分会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局部皮肤的血流量和代谢活性。
2.局部温度升高:膏药释放的热效应使皮肤表面温度略微上升。为了调节体温,身体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来散热,从而导致脚底出汗。
3.神经系统调节:脚踝是神经末梢较为丰富的区域,当膏药刺激这些神经末梢时,会通过传导反射影响周围组织,包括脚底的汗腺,使其活动增加。
4.密闭环境的影响:贴膏药后,皮肤与外界空气的直接接触减少,水汽不易挥发,也会让贴膏药的区域感觉更加潮湿或闷热。
通常,这种出汗现象是暂时的,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如果伴随明显的不适,比如瘙痒、红肿或过度出汗,可能提示皮肤对膏药成分敏感或过敏,建议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