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直肠乙状结肠是消化道的末段,负责储存粪便并在排便时将其排出。当其粘膜出现充血和水肿时,通常意味着局部血流增加和组织液体增多。
2.粘膜充血和水肿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性因素如细菌性痢疾、病毒感染及寄生虫感染等,也可能与非感染性因素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缺血性结肠炎有关。
3.这种症状有时也可能是由于一些生活方式因素造成,例如长期刺激性的饮食习惯、过度饮酒或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4.临床上,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内镜检查来直接观察,并根据充血和水肿的范围、程度及是否伴随溃疡、糜烂等表现进行判断。同时,活检可以帮助确定具体病因。
5.除了影像学和内镜检查,患者可能会经历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血或里急后重感。若症状明显并持续,应考虑进一步的医学评估和治疗。
直肠乙状结肠粘膜充血水肿的严重性取决于病因及临床表现。严重的情形可能需要积极干预,而轻微的情况则可能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