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改善氧合:趴卧位能够增加背侧肺泡的通气量。研究显示,这种体位可以提升氧合作用,帮助血液更好地获取氧气。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特别有效。
2.减轻肺部压力:趴卧位能帮助减少由于卧床长期仰卧引起的肺部压迫,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肺不张,即部分肺部塌陷。
3.促进黏液排出:趴卧位可以改变胸腔内的压力分布,有利于促进肺部积聚的痰液、黏液向大气道移动,便于咳出。这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尤为重要。
4.提高通气-血流比例:趴卧位能够改善肺内的通气-血流比例,使得更多的血液能够经过充满空气的肺泡区域,从而增强气体交换效率。
虽然趴着对肺部有一定的好处,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这种姿势。患有心脏疾病、高血压、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的个体应谨慎选择此体位。长时间趴卧可能导致颈椎和腰椎的不适,需要适当调整姿势和进行身体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