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会造成低温烫伤

2024-11-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较低温度的物体(通常在44℃至50℃之间)而导致的烫伤。尽管温度不是特别高,但由于接触时间较长,依然会对皮肤造成严重损害。

1.使用电热毯或暖宝宝时,持续接触皮肤:许多人在寒冷的天气中使用电热毯或暖宝宝来取暖。如果这些设备直接接触皮肤,并且温度设置不当,会导致皮肤长时间暴露在44℃至50℃之间,从而引发低温烫伤。

2.长时间泡温泉或热水澡:当人体长时间浸泡在高于体温的温水中(如温泉或热水澡),即便温度不算太高,也会因为热量不断累积而引起低温烫伤。此类情况多见于老年人和小孩,他们的皮肤较为敏感。

3.热敷袋使用不当:在使用热敷袋进行理疗时,如果袋子温度过高并长时间放置在同一部位,可能会引发低温烫伤。尤其是当热敷袋没有适当的布层隔离皮肤时,这种风险更大。

4.暖手宝或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在冬季常用的暖手宝或热水袋,如果没有包裹外套直接与皮肤接触,并且使用时间过长,也容易导致低温烫伤。建议在使用时加入一层毛巾或布袋来隔离,以减少风险。

5.长时间坐在加热座椅上:汽车或办公室的加热座椅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如果温度调节过高,同样会导致低温烫伤。这种情况多见于司机或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人群。

低温烫伤虽然发生在较低温度下,但其危害不容忽视,因为长时间的热量侵袭可以引起皮肤深层组织的损伤。应避免长时间直接接触高于体温的物体,并注意定期检查皮肤状态。在使用各种取暖设备时,设定合理的温度,确保安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