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输尿管黏膜损伤和炎症
输尿管结石在排出的过程中可能会刮伤输尿管黏膜,引起局部水肿、充血或炎症。这种水肿可能导致输尿管腔暂时性的狭窄,从而阻碍尿液的排出。
2.输尿管痉挛
结石通过输尿管时,可能引发平滑肌过度收缩或者痉挛,从而影响尿液的正常流动,即使结石已经排出,痉挛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3.残留细小结石或碎屑
输尿管内可能存在未完全排出的细小结石或结石碎屑,这些残留物可以继续阻碍尿液流通,并导致积水。
4.输尿管结构性改变
如果输尿管因长期受压或者反复结石嵌顿出现狭窄、纤维化等结构性改变,会导致尿液排泄不畅,从而积水。
5.继发感染
输尿管结石在形成和移动的过程中易诱发尿路感染。感染引起的脓性分泌物或炎性反应也可能导致积水现象。
6.肾盂和输尿管功能减弱
长期积水可能造成肾盂和输尿管张力异常,甚至影响蠕动功能。当结石排出后,这种功能恢复需要一定时间,造成短期内尿液排泄不畅。
7.其他潜在疾病
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尿路畸形、狭窄、肿瘤等,这些基础问题可能与积水相关,即便结石已排除,也不能完全缓解。
输尿管结石排出后若出现持续积水,需要定期复查超声或CT,评估肾脏功能是否受到影响,以及排查是否存在潜在感染或输尿管狭窄等问题。如症状加重或出现明显的腰腹部疼痛、发热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