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强迫性思维:反复思考是否已经感染艾滋病,难以控制这种思绪。即使已知风险较低或进行过检测,担忧仍然持续。
2.频繁检测:无论实际风险多大,经常进行艾滋病检测,寻求医生确认并反复咨询,以期获得安心。
3.回避行为:避免任何被认为可能导致艾滋病传播的行为或情境,包括日常社交活动或公共场所,极端情况下甚至回避与他人接触。
4.身体紧张:由于过度焦虑,可能出现一些身体症状,如心跳加速、头晕、乏力等。这些症状往往被误解为感染的迹象,加剧了恐惧。
5.持续焦虑: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影响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可能导致失眠、抑郁和其他情绪问题。
恐艾症可能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通常需要专业心理干预和支持来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