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其直接影响是身体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
症状包括疲倦、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呼吸急促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24.8%的人口患有贫血,其中女性和儿童更为常见。
贫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缺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
2.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是中医中的一个概念,通常用于描述一种全身性的虚弱状态。
中医认为“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血”是滋养身体的重要成分。气血不足意味着这两者缺乏平衡或均衡。
症状可以表现为疲倦无力、头晕目眩、心慌失眠、面色萎黄、肢体冰凉等。
气血不足的形成与长期劳累、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
贫血和气血不足虽然在一些表面症状上相似,但本质上是不同的概念。对于贫血,需要通过医学检查确认具体类型和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而气血不足则可以通过中医调理来改善,例如通过中药、针灸、饮食调养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