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解剖学机制
腰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起到缓冲震荡和稳定脊柱的作用。当椎间盘退变或受力不均时,纤维环可能破裂,髓核突出。这种突出物会压迫周围的神经根,尤其是坐骨神经,这是一组由腰椎4、5节和骶椎1节的神经根组成的复合神经,负责大腿、小腿和足部的感觉与运动。
2.症状特点
压迫神经根后,出现麻木的位置通常与神经根的分布区域一致。例如:
L4神经根受压:麻木以膝盖和小腿内侧为主。
L5神经根受压:麻木集中在小腿外侧及脚背。
S1神经根受压:小腿后侧和脚底常感到麻木。
麻木可能呈现间歇性,即活动加重、休息减轻。如伴随神经传导障碍,还可能出现脚部无力或刺痛感。
3.血运因素
长期神经压迫还可能导致局部毛细血管供血不足,加重神经缺氧。特别是在坐姿或站立时间较长时,压迫加剧,血供进一步受限,症状表现会更明显。
4.炎症反应
神经根受到压迫后往往伴有局部无菌性炎症,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释放,会刺激神经,使患者感受到麻木或灼热感。
避免久坐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合理安排休息,必要时通过药物治疗或理疗缓解神经压迫,严重者需考虑手术干预。及时就医评估病情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