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引起的筋膜粘连如何进行小针刀松解治疗

2025-02-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病情分析:颈椎病引起的筋膜粘连可以通过小针刀技术进行治疗,这是一种微创操作,通过松解软组织粘连以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1.治疗原理

小针刀结合了针刺与手术刀的双重特点,用于切断或松解增生、受压或粘连的筋膜、神经周围组织及瘢痕组织,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修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物理松解和激发自愈。

2.适应症

这种方法适用于颈椎病引起的软组织损伤,如颈部肌肉劳损、筋膜炎、慢性疼痛等,还能缓解因脊神经根受压导致的放射性疼痛,以及伴随的头晕、上肢麻木等症状。

3.具体操作步骤

检查定位:通过触诊、影像学(如X线、MRI)明确粘连部位。常见靶点包括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等区域。

皮肤消毒: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全面清洁并消毒。

小针刀插入:医生利用小针刀垂直进入皮肤和粘连的筋膜层,沿着特定方向轻轻切割或撬拨,以松解纤维化或粘连组织。

调整操作深度:根据疼痛部位及患者反馈调节作用范围,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

后续处理:拔针后加压止血,并进行局部热敷或理疗以促进恢复。

4.疗程安排

通常需完成2-6次治疗,每次间隔约1-2周。具体次数视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恢复情况而定。较轻病例可能在1-2次后显著改善,而更复杂情况可能需要更长周期。

5.注意事项

禁忌人群:不适合凝血功能障碍、孕妇、局部感染者使用。存在严重骨质疏松、颈椎椎间盘突出明显压迫脊髓者亦需谨慎。

术后反应:部分人会有短暂性酸胀感或轻微淤青,一般可自行缓解。如出现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

康复指导:治疗后配合适当的颈部功能锻炼,如拉伸活动、姿势矫正等,有助于防止再次粘连。

小针刀松解技术具有针对性强、恢复快的优点,但需由专业医生在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的前提下实施,以确保安全与效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