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术后初期(0-2周):
冰敷:手术后立即开始,用于减少肿胀和缓解疼痛,通常每次20分钟,每天3-4次。
抬高患肢:将受伤腿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促进血液回流,减少肿胀。
使用拐杖:必要时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以避免过度负重。
2.术后早期康复阶段(2-6周):
轻度活动:开始进行轻微的活动,例如直腿抬高、脚踝泵练习,以增强肌肉力量和保持关节活动。
物理治疗:在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被动和主动的膝盖屈伸操。
激光或电刺激疗法:有助于减轻疼痛并促进愈合。
3.术后中期康复阶段(6-12周):
增加运动强度:逐步进行单脚站立、抗阻力训练,如弹力带训练,以提高肌肉耐力。
恢复正常活动:在安全范围内逐渐恢复日常活动,开始低冲击力的有氧运动如游泳和骑自行车。
4.术后后期康复阶段(12周以后):
高强度训练:强化肌力与灵活性,通过体重训练、平衡练习等准备回归更高强度的活动。
专项训练:对于需要从事特定运动如跑步或篮球运动的人群,可以进行专门的技能训练。
术后康复需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计划,并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活动和高强度负重,以防止再度受伤和影响愈合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