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定期随访
手术后的前2-3年是复发的高风险时期,需按照以下频率进行随访:
每3-6个月进行一次体检,包括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肿瘤标志物(例如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9-9)。
胃镜检查一般建议每年1次,根据具体情况增加频率。
腹部CT或超声通常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以排查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2.辅助治疗
化疗:对于中期胃癌,即使没有发现转移,术后辅助化疗可进一步清除潜在的微小病灶,降低复发风险。方案通常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理结果制定,常见药物包括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
靶向治疗:一种针对特定分子标志物的治疗方式,对于部分患者可能适用,但需通过相关检测确定。
免疫治疗: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胃癌的治疗,可用于特殊类型的患者,需结合个体化诊疗策略评估。
3.饮食调整
少量多餐:避免给胃部带来额外负担,每日进食4-5次,每次少量摄入。
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优选鱼肉、瘦肉、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恢复体力和免疫功能。
限制刺激性食物:避免辛辣、油炸、高盐腌制品及烟酒,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
充分咀嚼:食物尽量细软,帮助消化吸收,减轻残胃的工作负担。
4.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调整
适度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轻中度运动,如散步或太极拳,可以增强体质。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或过度消瘦,使身体保持适宜状态。
心理干预:胃癌手术后常伴随焦虑和抑郁情绪,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或加入康复支持团体。
术后管理需要与主治医生密切配合,并根据个体情况及时调整措施,只有综合性的治疗和养护才能有效延长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