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结肠腺瘤通常起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表现为组织结构形态的异常,分为管状、绒毛状和混合型三种主要类型。其中,绒毛状腺瘤的恶变风险较高,可达15%-25%,而管状腺瘤的风险相对较低,为5%-10%。
2.腺瘤的大小与恶变风险密切相关。直径小于1厘米的腺瘤恶变率约为1%,而直径大于2厘米的腺瘤其恶变率可达到40%-50%。腺瘤的体积越大,其转变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高。
3.结肠腺瘤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单发腺瘤的恶变几率低于多发腺瘤,特别是当腺瘤的数量超过3个时,总体的恶变风险明显增加。
4.病理学特征显示,如果腺瘤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如核异型性明显、分裂象增多等),其恶变潜能显著增加。病理学检查对于评估腺瘤的性质及其恶变可能至关重要。
5.年龄和家族史也是影响因素。年龄超过50岁以及结直肠癌家族史患者更容易发展腺瘤,并且腺瘤恶变风险也随之升高。
需要定期开展筛查,如结肠镜检查,对于已发现的腺瘤应根据其大小、数量和病理特征采取积极处理措施,包括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以降低其发展为结直肠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