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内分泌失调:女性月经周期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控。如果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如黄体生成素、促性腺激素释放不足,可能导致排卵延迟或不排卵,从而引发月经推迟。
2.情绪和压力:过度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异常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干扰激素分泌,造成月经周期紊乱。研究显示,短期强烈压力可使月经推迟7至14天。
3.生活方式变化:剧烈运动、不规律作息、快速减肥或体重显著增加,都可能破坏体内激素平衡,尤其是体脂含量过低会抑制雌激素分泌,导致月经推迟甚至闭经。
4.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表现为排卵障碍、高雄激素水平和多囊样卵巢改变,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稀发或停经现象。其患病率约占育龄女性的5%至10%。
5.甲状腺功能异常: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都会干扰生殖激素的正常分泌。一项研究发现,甲状腺功能问题在月经失调女性中占比接近30%。
6.药物影响:长期服用避孕药、抗精神病药或其他可能影响激素水平的药物,会对月经周期产生一定干扰。
7.生殖器官异常: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卵巢早衰等器质性疾病也可能是月经推迟的重要原因。这类情况通常伴随腹痛、白带异常等症状。
如果月经持续异常,应尽早就医进行血液检测、B超检查以及激素水平评估,以明确病因,必要时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