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临床生殖医学科
1.确定是否需要阴道冲洗
阴道本身具有自我清洁功能,通常不需要额外冲洗。阴道冲洗主要适用于某些医疗条件,例如医生建议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或真菌感染时。在没有明确医疗需求的情况下,不应随意使用。
2.选择合适的器具与溶液
医疗用途的阴道冲洗通常使用专用的冲洗瓶及配套溶液。冲洗溶液可以是生理盐水、稀释后的药物溶液,或其他由医生推荐的产品。不建议使用自行调配的溶液,如醋水或消毒剂,以免刺激黏膜。
3.冲洗步骤
确保双手清洁,将冲洗装置彻底消毒。
将冲洗液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准备好,确保温度接近体温(37℃左右)。
在坐姿或半蹲姿势下,将冲洗瓶的喷嘴轻轻插入阴道口,一般只需插入约5厘米,不要过深。
缓慢挤压瓶身,让液体均匀流入阴道内,再自然流出。
冲洗完毕后,用干净的毛巾擦拭外阴区域。
4.频率与时间要求
阴道冲洗不宜频繁进行,一般每周最多1-2次,且仅在短期内按需使用。长期过度冲洗可能破坏正常菌群,增加细菌感染、炎症以及阴道酸碱失衡的风险。
5.注意事项
避免在月经期间进行阴道冲洗,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怀孕期间不要自行进行阴道冲洗,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
如果冲洗后出现瘙痒、烧灼感或分泌物异常,应立即停止并尽快咨询医生。
正确了解阴道冲洗的作用和局限才能更好保护生殖系统健康,避免盲目操作带来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