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判断是否属于月经过多:正常女性月经出血量约在20-80毫升之间,持续时间通常为2-7天。如果月经出血量超过80毫升,或需要频繁更换卫生巾(每小时更换一次或更多),以及伴随明显的血块、贫血症状等,可考虑存在月经过多。
2.常见原因:
子宫相关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或局部异常,增加出血量。
荷尔蒙失调:黄体功能不足或其他内分泌紊乱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排脱时出血量增加。
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性的凝血障碍(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也可能导致经期出血增多。
感染或炎症:盆腔炎症或子宫内膜炎可能引发经期异常。
药物影响:抗凝剂、避孕药、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经期紊乱。
宫内节育器:部分类型的节育器可能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出血量增加。
3.检查与诊断:
基本检查包括妇科超声检查,用于评估子宫及附件的形态和病变。
血液检查用于筛查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必要时可进行宫腔镜检查,明确子宫内部病变。
4.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轻中度患者通常可通过药物控制,例如止血药、激素调节治疗或者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并减少流血量。
手术干预:对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病变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病灶。如果药物治疗无效,也可能考虑宫腔镜手术或子宫切除术。
生活方式调整:注意营养补充,尤其是铁元素摄入,以防止或纠正贫血。同时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月经过多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信号,不宜忽视或自行用药处理,建议尽快就医明确病因,并遵照医嘱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以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