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酒精对胃的影响:
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恶心和呕吐。
长时间大量饮酒可能加剧胃酸分泌,进一步损伤胃壁,造成喝水时也容易引起呕吐。
2.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酒精具有利尿作用,会引起体内水分迅速流失,引发脱水。
随着水分流失,钠、钾等电解质平衡被破坏,也会加重恶心、头晕等症状。
3.代谢负担增加:
酒精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乙醛,这种物质会抑制肝脏功能,加重身体疲劳感,同时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呕吐反应。
缓解措施:
1.少量多次喝温水:
每次饮用10-20毫升温水,避免一次性大口喝水,以减轻胃部刺激。
添加少许盐或葡萄糖,帮助补充因呕吐丧失的电解质。
2.吃易消化的食物:
可尝试食用少量的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或温热的蜂蜜水,既能保护胃黏膜,又能提供能量。
避免油腻、辛辣或过冷的食品。
3.应用药物缓解不适:
在明确没有严重胃病的前提下,可口服一类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或抗呕吐药物(如多潘立酮),以减少呕吐频率。
如果伴有明显头痛,可以适当使用解酒药物或非处方止痛药,但需在充分补水后服用。
4.保证适当休息:
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可能加重不适。
室内环境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和噪音刺激。
如果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或伴随剧烈腹痛、黄疸、意识模糊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急性胰腺炎、胃穿孔或酒精中毒等严重问题,应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