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食管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由于胃酸反流引起的烧心、反酸等症状。
食管炎:可能由感染、腐蚀性物质或药物引发。
食管癌:常见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2.胃部疾病
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或刺激性食物引发。
消化性溃疡: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因胃酸侵蚀形成溃疡,多伴有上腹部疼痛。
胃癌:全球范围内高发,早期症状通常不典型,如隐痛或恶心。
3.小肠疾病
克罗恩病:以节段性肠道炎症为特征,可表现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
小肠梗阻:机械性梗阻或功能性麻痹导致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
小肠肿瘤:良性或恶性,恶性较少,但预后较差。
4.大肠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引起腹泻和便血。
肠易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和排便异常,属于功能性疾病。
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与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5.肝脏疾病
病毒性肝炎:由不同类型的病毒(如甲型、乙型、丙型)引起。
脂肪肝:主要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问题有关。
肝硬化:长期慢性肝损伤的结果,可发展为肝癌。
6.胆道疾病
胆囊炎和胆石症:以右上腹痛、发热等症状为主。
胆道感染:胆道内存在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
胆管癌:诊断时常已是中晚期,治疗效果有限。
7.胰腺疾病
急性胰腺炎:常因胆结石或酒精摄入过多诱发,表现为剧烈的腹痛。
慢性胰腺炎:长期胰腺损害,可能引起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障碍。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生存率低。
消化系统疾病复杂且多样,每种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手段均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按需定期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