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断食的生理机制:在36小时断食期间,机体会进入燃烧脂肪的代谢状态(即酮症),有助于降低胰岛素水平、促进脂肪分解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过于频繁的长时间断食可能导致代谢减慢和肌肉流失。
2.每周1次的理由:研究表明,每周偶尔进行延长性断食,可以对心血管健康、炎症水平和肠道功能带来积极影响,同时避免长期热量不足引起的副作用。如果频率超过每周1次,可能增加营养不良或胆囊结石的风险。
3.特殊人群的考虑:对于存在低血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或其他慢性病的人群,以及孕妇或哺乳期女性,长时间断食可能并不安全,应慎重选择是否采用这种饮食模式。
4.饮食恢复的要点:断食结束后应避免暴饮暴食,优先补充富含纤维、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尽量避免高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以最大限度减少断食后的胰岛素剧烈波动。
36小时断食每周1次是一种相对合理的频率,可以在饮食干预的基础上调节新陈代谢,前提是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的运动配合,不建议盲目增加频率以避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