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该怎么办

2025-03-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问题,部分肠息肉可能带有癌变潜力,因此需要及时处理和管理。对于已确诊肠息肉的患者,通常建议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内镜下切除,并定期复查。

1.肠息肉的定义及类型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异常增生形成的赘生物,根据组织学可以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占比约65%-70%,其癌变风险较高,而增生性息肉多为良性。

2.检查与确诊手段

(1)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肠息肉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息肉大小、形态并取活检明确病理性质。

(2)其他影像学检查如CT肠镜可用于辅助诊断,但准确性稍逊于结肠镜。常规体检发现潜血阳性时也应警惕息肉的可能。

3.治疗方式

(1)小型息肉(直径小于5毫米):通常通过结肠镜下电切术或热活检钳切除,一般无需住院。

(2)中大型息肉(直径在5毫米以上):可能需行息肉切除术(例如EMR或ESD),具体方式视病变深度而定。

(3)疑似恶性息肉:若临床怀疑已有癌变,需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手术,如部分结肠切除术。

4.后续管理与复查

(1)已切除息肉者,建议根据息肉类型和数量安排随访,通常每3-5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2)如果是多发性或严重腺瘤性息肉,可能需要更频繁地随访,每1-3年进行一次结肠镜监测。

(3)注意保持规律饮食、多食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同时避免过量饮酒及高脂饮食。

肠息肉虽然多数为良性,但部分具有恶变倾向,早期发现和干预对预防结直肠癌至关重要。出现便血、腹痛、贫血等症状时,应尽快就诊明确病因。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