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道问题
便秘:粪便堆积在直肠或结肠可能导致小腹胀痛和下坠感,同时伴随排便不畅。
肠炎:如急性肠炎,可能因细菌感染或食物中毒引起,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和黏液便等。
肠梗阻:较为严重,可能由肿瘤、粘连或嵌顿疝引起,通常还伴有呕吐和无法排气。
2.泌尿系统疾病
膀胱炎:膀胱感染会导致小腹部疼痛,且可能伴随排尿困难、尿频、尿急或尿痛。
尿路结石:当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或膀胱内,会刺激膀胱或尿道,引发下腹部疼痛和便意感,但无实际排便。
3.妇科问题(适用于女性)
盆腔炎:由感染引起的盆腔炎症,会引发小腹痛,下坠感,伴随白带异常或月经紊乱。
卵巢囊肿扭转:卵巢肿块发生急性扭转时,可导致剧烈小腹痛,并伴恶心呕吐。
子宫肌瘤:特别是黏膜下肌瘤,可能压迫直肠引起疼痛和便意感。
4.其他原因
痔疮或肛裂:直肠末端疾病可能在排便时伴随小腹不适和下坠感。
早期妊娠合并问题(适用于女性):如先兆流产,可能表现为下腹痛和下坠感,一般伴有少量阴道出血。
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寻求医生评估,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检查,如腹部超声、血液检测或肠镜等,以判断病因并及时治疗。同时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止痛药或泻药,以免掩盖病情或加重病灶损伤。